中國環(huán)境報見習記者李明哲哈爾濱報道 年產30萬噸纖維素乙醇項目正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緊張建設,這一項目采用從丹麥引進的一項新技術,能夠把秸稈中的半纖維素全部提取出來,真正做到把秸稈吃干榨凈。
在呼蘭區(qū)康金鎮(zhèn)東腰村,黑龍江中丹建業(yè)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一個大型原料倉庫里堆滿了玉米秸稈原料,大型發(fā)酵罐等化工設施以及工廠辦公大樓都已建成?!斑@是我們第一個項目,于2018年開工,建設5條生產線,每條線年產6萬噸纖維素乙醇及其他5種副產品。今年先建兩條生產線,然后陸續(xù)建設剩余的3條生產線。目前20個原料庫已經建成,每個庫可儲存兩萬噸玉米秸稈原料?!敝械そI(yè)公司董事長王建業(yè)說。
據他介紹,這一技術源于丹麥。近幾年來,他們在丹麥技術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發(fā),使這一技術更加成熟,完全可以實現秸稈綜合利用,讓秸稈真正成為一種再生資源,其利用利潤可以超過糧食。
公司實驗室有一條微型生產線流程,前端把粉碎的玉米秸稈投入罐中,經過水浸、過濾、爆震等一系列化學工藝,最后產生纖維素乙醇、沼氣、干冰等6種產品。“這一技術可實現每4噸秸稈生產1噸纖維素乙醇,關鍵是能夠把以往技術提取不出來的半纖維素全部提取出來,真正做到把秸稈吃干榨凈?!敝械そI(yè)公司副總經理劉玉金說。
王建業(yè)表示,秸稈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這一項目可以一次投入實現秸稈的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綜合利用。
“纖維素乙醇項目一期投入14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纖維素乙醇的工廠及其配套的5種產品生產廠,年消耗玉米秸稈140萬噸,年銷售收入30億元。目前已投資4億元,預計明年投入運營?!彼f。
圖為每畝地秸稈綜合利用價值分析圖 劉偉龍制圖